6月27日,國網石獅市供電公司運維人員輕點主站系統屏幕,5公里外靈秀鎮鈔安2號開閉所直流屏的運行參數瞬間躍然眼前。一條“直流輸入異常!”的告警信息彈出,輸入輸出數據邏輯聯動迅速精準判定為整流模塊故障。通過遠程指導,現場人員快速完成更換,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,而在過去,處理類似故障至少需要兩名技術人員花費半小時。
這一高效場景,正是該公司為傳統直流屏植入“智慧心”——實施智能化改造后帶來的變化。曾經是配電網“監控盲區”的直流屏,如今借助創新的邊端協同智能診斷系統,運維起來更高效。截至目前,國網石獅市供電公司在泉州地區率先實現上百臺直流屏數智賦能。
作為配電網繼電保護、自動化設備及事故照明等關鍵二次系統的“生命線”,直流屏提供著不可或缺的不間斷電源。然而,其傳統運維模式長期依賴人工定期巡視和事后搶修,設備隱患難以被及時發現,故障難以預判?,F場排查耗時費力,不僅效率低下,更延長配電站停電時間,增加電網風險。
面對這一瓶頸,該公司于2024年初啟動“直流屏智慧護航”專項攻關。技術團隊的核心突破在于構建分散式DTU與直流屏之間的實時通信通道,徹底打破設備間的數據壁壘?!斑@相當于為每個直流屏配備了‘智能心電監護儀’?!表椖控撠熑诵蜗蟮乇扔鞯?。該系統能實時捕捉交流失壓、直流失壓及絕緣監測故障三大關鍵生命體征,通過邊端協同機制將數據實時上傳至主站平臺。
智能化改造帶來運維模式的深刻變革和效率的顯著躍升,系統通過對關鍵參數的動態分析,建立預測模型,實現從被動處置向主動預防的轉變。今年以來,已成功預警并化解10起直流屏潛在隱患,有效避免了二次設備失電事故。告警發生后,運維模式也轉變為先遠程精判再精準處置,現場排查時間縮短了70%以上。
(記者 林本鳴 通訊員 林少彬 胡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