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?
日前,福建艦正式入列,在這一歷史性時刻,我市時尚品牌CABBEEN卡賓再添國潮新動作——品牌創始人卡賓先生楊紫明受聘為“CABBEEN卡賓與中國航母FLEET18聯名款航母飛行員夾克首席設計師”。由他設計并推動落地的該聯名夾克,將使消費者在日常穿搭中感受到中國航母的精神與信念。
談及聯名夾克的設計靈感,楊紫明提到,媒體報道中“風狂雨嘯,警報拉響,飛行員沖上甲板準備出征”的畫面,常像電影鏡頭般在他腦海中回放,這也成為夾克設計的核心靈感來源。在材質與工藝上,該款夾克選用三層高強度尼龍面料,兼顧實用性與耐磨性,內里搭配透氣網布保障穿著舒適干爽;結構上吸收傳統艦載飛行員夾克設計語言,優化后幅結構增強活動自由度,袖口和下擺采用螺紋防風工藝,小立領設計兼顧實用與美學,雙口袋布局滿足多場景穿戴需求,盡顯軍裝功能美。細節處更見匠心,夾克胸前的立體印花魔術貼章采用TPU高周波印刷技術,觸感柔和卻不失力量,LOGO立體飽滿,傳遞出與國家重器同行的責任感與榮耀感。
“我希望這件夾克既能滿足功能性需求,也能讓穿著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與精神力量。”楊紫明表示,團隊深度探索科技與時尚融合,將防水、耐磨、親膚、透氣等功能性科技融入設計,并不惜成本使用最優面料與工藝,只為呈現真正的杰作。歷經半年精心打磨,這款夾克從設計到落地,“我們就像培育一粒種子,看著它成長、開花、結果,心中無比欣慰。”楊紫明如是說。
出生于福建石獅的楊紫明,對此次聯名懷有特殊的情感。他坦言,其18歲時曾懷揣軍旅夢想,卻因體重不達標遺憾落選,而出身軍人家庭——父親是一名軍人,讓他的這份情結始終深植于心。當收到有關部門頒發的、寫有“感謝你為國防軍工所作出的特殊貢獻”的證書時,他難掩激動:“這對普通服裝設計師來說是莫大的榮耀。”軍事評論家曹衛東曾提出,“一件好的軍裝,能賦予軍人勇氣”的觀點,被楊紫明銘記于心并轉化為設計核心。在他看來,“服裝不是簡單的外殼,更是精神的延伸,我們希望用一針一線詮釋尊嚴,傳遞這份力量”。
此次聯名也獲得高校學者的高度認可。北京服裝學院副院長、CABBEEN卡賓品牌老朋友鄒游評價,這不僅是時尚跨界,更是中國文化自信與時代精神的深度融合。“當國家處于重要歷史節點時,我們是被歷史選擇的參與者。”鄒游指出,北京服裝學院長期倡導“為人民而設計”“與美同行”的學術價值觀,而如今的中國設計已告別對西方潮流的盲目模仿,逐步構建起屬于自己的審美體系。“當代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關注上升并轉化為消費行為,這是文化回歸的信號,更是國家實力的體現。”在他看來,CABBEEN卡賓的設計體現了中國新一代設計力量的成熟,卡賓先生楊紫明“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國家意識,將軍旅精神與商業邏輯巧妙結合,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”。
從國潮現象的宏觀視角分析,鄒游認為國潮本質已超越符號堆砌,向精神層面轉化。他以此次聯名為例,指出國潮并非僅限于漢服,而是“可落地的生活方式、日常化的文化表達”,軍旅風格服裝傳遞的力量感與責任感,正是年輕人內心渴望的英雄主義體現,讓他們能在穿搭中找到面對世界的精神支點。
回溯CABBEEN卡賓的發展歷程,楊紫明表示,自1997年創立以來,該品牌始終堅持“顛覆流行”理念,此前曾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方隊設計制作服裝、連續多年為中國火箭研發團隊提供專屬工作服,此次與中國航母FLEET18的合作,既刷新了時尚品牌參與國家敘事的深度,也為國潮文化縱深發展提供了實踐模板。
楊紫明說,該款聯名飛行員夾克已超越服裝本身,成為時代的文化宣言與民族自信的集體表達,也記錄下中國時尚品牌參與國家敘事的高光時刻——“潮流美學”遇上“國之重器”。
談及此次聯名系列,楊紫明表示,多年參與國家重大活動服裝設計的經歷,讓他深刻體會到背后對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追求,“這不僅是對我專業能力的認可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。”
當被問及品牌為何多次與國家級IP合作時,楊紫明表示,作為北京服裝學院的客座教授,“只要國家有需要,我們就會站出來”,以實際行動踐行中國創造的承諾。
圖為飛行員夾克試穿照
(記者 王文豪)